宋代盐场在缺氧环境下如何更换五百尺深的盐井井柱


发布时间:

2019-09-24

陵州盐井。深五百余丈。皆石也。上下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腰。旧自井底用柏木为干。上出井口。自木干垂绠而下。方能至水。井侧设大车绞之。岁久。井干摧败。屡欲新之。而井中阴气袭人。入者辄死。无缘措手。惟候有雨入井。则阴气随雨而下,稍可施工。雨晴复止。后有人以木盘满中贮水。盘底为小窍。酾水一如雨点。设于井上谓之雨盘。令水下终日不绝如此数月。井干为之一新。井利复旧。

据《宋稗类钞》记载:
     陵州盐井。深五百余丈。皆石也。上下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腰。旧自井底用柏木为干。上出井口。自木干垂绠而下。方能至水。井侧设大车绞之。岁久。井干摧败。屡欲新之。而井中阴气袭人。入者辄死。无缘措手。惟候有雨入井。则阴气随雨而下,稍可施工。雨晴复止。后有人以木盘满中贮水。盘底为小窍。酾水一如雨点。设于井上谓之雨盘。令水下终日不绝如此数月。井干为之一新。井利复旧。
    这段话的白话意思是:
    陵州的盐井,有五百多丈深,井壁四周都是石头。其上部和下部很宽敞,唯独中间稍微狭窄,称之为“杖鼓腰”。
     以前从井底立柏木为井干,上出于井口,沿着木干垂落井绳而下,才能从井底取到盐水,井旁安置一个大绞车把汲水器皿绞上来。
      年代长远了,井干损坏,多次想换新的井干,但井中阴气袭人,下井的人动不动就会丧命,没有办法着手。只能等到有雨的时候下井,这时阴气随雨水下落,稍可以施工,雨过天晴就又停止了。
      后来有人用一个大木盘盛满水,盘底弄很多小洞,用它滤水就象雨点一样落下,安置在井口之上,叫作“雨盘”,使盘中的水终日滤洒不停。这样几个月下来,井干全部更新,这样井盐又可以像以前一样营利。
   这段记事,详细记载了宋代陵州盐场,维护更新盐井内的采盐设备过程。
   不过老倪对这段记事存疑,猜想可能是潘永因笔误,将盐井五百尺深写成五百丈,如果盐井深五百丈,就要八百多米深了,这么深的地下,在古代没有更好的输氧设备条件下,人是无法到达盐井底部的。
   猜测原意应该是五百尺。
   即便深五百尺,也是严重缺氧,只有下雨天的时候,借助雨水作用,气压下层,才能到深井内作业。
   古人真是太聪明了,通过人工降雨, 就达到更换盐井井柱目的。

   老倪曾受朋友之邀参观过常州金坛的一家盐场,非常有意思,原理与古代的差不多,不过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简单多了,就是在地上打二口深井,将深井底部贯通,采用对压的方式,一口井灌水,另一口井抽水,先朝一口井内注水,待井内盐矿融化成水,再从另一口井中将卤水抽上来。然后再用蒸发设备将卤水的水分蒸干 ,就是井盐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