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企丨千年底蕴聚力绽芳华,“食肴之将”赓续向未来


发布时间:

2022-01-28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策划组织“百年百企”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聚焦百年历史长河中,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先进党组织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创新实践和典型经验,通过小切口呈现大主题,讲述工信故事,弘扬工信精神。         本期聚焦:中盐京津冀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千年底蕴聚力绽芳华,“食肴之将”赓续向未来。

编 者 按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策划组织“百年百企”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聚焦百年历史长河中,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先进党组织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创新实践和典型经验,通过小切口呈现大主题,讲述工信故事,弘扬工信精神。

        本期聚焦:中盐京津冀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千年底蕴聚力绽芳华,“食肴之将”赓续向未来。


雪映金乌擎海市,芳涵圣殿护汤池。

        坝上高原、燕山与太行山、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融洽无间,皇家园林、佛教名寺珠联璧合,佛教文化与皇室文化融通发展,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京畿大地的风雅深情似乎蕴藏在每一寸土壤里,旖旎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人文景观引人沉醉于梦幻的历史碎片之中。

        依靠“鱼盐之利雄天下”的优势,京畿福地曾在较长时间内掌握着全国的经济命脉,而有“百味之祖”“国之大宝”之称的“盐”便是其重要的“抓手”之一。作为丰饶的盐业大区,京津冀为中华民族生息发展贡献了强劲的“盐力量”。

        现如今,新时代打开了新发展格局,盐业已慢慢渗透到“民食工需”的广阔应用领域之中:百姓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用盐需求,下游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雪灾等自然灾害的极速响应需求……一隅观全局,这些似乎都已成为盐业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破后而立,勠力同心,重整归来……作为一支保障区域内一亿人口食盐安全的“国家队”,中盐京津冀盐业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中盐京津冀公司)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开拓出内涵建设的新路径,跑出了外延发展的“加速度”。

 

使命召唤:京津冀盐企“强强联手”

         历史悠久的京津冀盐业始终“年轻”,内生动力在于改革。

         京津冀盐区发端最早可以上溯至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武王定殷,封召公于燕,燕有鱼盐枣粟之饶”。

         那么,燕国的“鱼盐之饶”体现在哪儿呢?据古籍记载,燕国近487公里的海岸线上,有近300公里为泥质粉沙冲积平原,地势辽阔平坦,渗透力小,特别适宜建设盐田。因此,燕国能够跻身成为“渤碣之间”的一大商业都会。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曾赫赫有名的“长芦盐”正是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品种之一。长芦,原本为水名,因河两岸长满茂盛的芦苇而得名,是全国原盐的主产区。洪武二年,长芦盐区盐运司署设在长芦镇,并统一管理津冀地区的盐务。光绪时期著名的长芦“京引”运道,就是从天津盐坨装船,行舟北运河到达北京后进行销售。从五代后唐至全国解放,长芦盐场先后经历了官营、私营、日寇侵略、国民党接管、公私合营、国营等几个历史时期。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代的更迭,长芦盐业伴随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在中国盐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改革开放后,京津冀三地盐企通过整顿改造管理体制、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建立完善运销体制,逐步走上稳定增长的轨道,取得了全面发展。”中盐京津冀公司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范志介绍到。

        2016年,《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发布,京津冀三地盐业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合力。中国盐业总公司与天津市长芦盐业总公司、河北省盐业专营集团公司三家盐业专营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中盐京津冀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并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中盐京津冀公司是中盐集团落实盐改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区域跨省联合的“第一子”,其诞生打破了僵硬的传统盐业体制,真正实现了京津冀盐业区域一体化。

       “守正创新,笃行致远”。范志表示,京津冀盐企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的精神内核延续至今,三地盐业重新布局并全面升级,市场化改革也将推向深入。

食盐包箱

 

拥抱市场:“三驾马车”火力全开

        合则强,孤则弱。京津冀协同发展风生水起,三地盐企共绘“一张蓝图”。

        近年来,京津冀盐企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着力提高盐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盐改引入的竞争机制释放了市场活力,也倒逼着我们转型升级、创新升级。”在范志看来,国家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不断推行,持续释放出新的市场空间和产业红利。他从三个角度介绍了中盐京津冀公司“拥抱”市场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

        一是不断发力流通渠道。北京方面全力开展配送商优化工作,创新制定了适合现有特点的签约配送商管理办法,从配送商的选择、任务的制定、考核激励、奖惩办法等方面全面提高配送商的粘性,同时对配送商实行分级管理,从价格、销售区域等方面对其进行约束,明确奖惩,加强指标考核管理;天津方面将传统批发业务重心调整为服务配送商与掌控终端共重,明确以提升“中盐”品牌食盐市场占有率、提高小包盐销量为工作核心,积极主动维护市场、服务客户,以市场为导向,灵活销售政策,充实产品线;河北方面在盐产品类别、品种规格和包装等方面不断完善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价格体系按照流通、餐饮等销售渠道细分更加贴近市场;此外,中盐京津冀公司还十分重视终端BC类门店的销售网络建设,通过设立样板店、协议店、终端专架等,把品种丰富的食盐产品呈现在社区门口、百姓面前,实现“下楼选品”的便捷。目前已建立近5000家直供终端,未来社区门店网格化、服务便利化将成为可能。

        二是持续加码商超渠道。北京方面不断加大商超渠道销售力度,对市内商超采取分类分级管理,加大巡店和理货力度,根据卖场流量灵活制定促销策略,全力保障商超产品的价格稳定。保证物美、京客隆、超市发等商超系统1000余家门店80%以上的销售份额,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结构,A类门店盐产品种类超过十余款,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天津方面深入变革商超系统业务模式,充实业务人员,重新划分门店,优化考核机制,增强终端店面的维护力度,提高单店销售量,商超销售量呈现明显提升。

        三是着力开拓生活用盐市场。每逢大雪纷飞时节,正是中盐人挑灯夜战,克服困难,向城市环卫服务网点配送融雪剂的关键时刻,北京方面积极开展融雪除冰业务,争分夺秒地满足融雪除冰需要;此外,北京方面还通过推出基础产品与市场其他产区的软水盐进行良性竞争,借助北京透析协会的资源优势积极加强外埠医院的市场开发,积极维护和开拓软水盐市场,全年销售软水盐11817吨;天津方面持续做好联合利华、宝洁等大客户的维护和开发工作,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有效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客户对中盐品牌的依赖度。

 2020年2月14日,中盐京津冀公司通州库房保障北京地区融雪除冰。

 

        在“增品种”方面,三地盐企持续“推陈出新”。范志介绍,中盐京津冀公司落实中盐集团战略部署,积极配合“健康中国行动”,以健康科学用盐为理念,从“控盐”角度出发,推出2克“中盐”牌精制食用盐(限量装)和750克配盐勺精制盐(纸盒装)两款产品,通过向消费者传递和倡导“限盐、控盐”的消费理念,引领和带动了百姓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减盐减钠”行动,广泛宣传推广低钠盐,通过制作小视频、撰写科普文章、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宣传低钠盐健康知识,引导健康用盐行为。推出了一批绿色低钠湖盐、低钠海盐等产品,京津冀三地年销售低钠盐品11000吨,为区域内百姓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还在持续优化产品体系、丰富产品结构。”范志指出,中盐京津冀公司相继推出优选精制湖盐、草原湖盐、天山雪晶盐等11种中高端新品,目前在三地市场共销售中高端产品年均超3000吨,销售额超5000万元,既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也满足了细分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中盐京津冀公司积极服务北京冬奥会,一方面通过制定产品质量控制办法,封闭渠道管理盐品储运,实现奥运定点宾馆食盐安全保障供应;另一方面积极响应“绿色奥运”要求,开发绿色有机融雪除冰产品,服务赛场和道路融雪除冰需要。

        此外,在“创品牌”方面,三地企业紧跟时代脉搏,积极拓展新的营销渠道建设,大力“促消费转型,树品牌形象”

       “中盐品牌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我们围绕品牌建设,与电视、网络传媒和高铁、公交、电梯等户外传媒的合作,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做好品牌宣传,极大提升中盐品牌的良好形象,稳固中盐品牌在京津冀地区食盐市场的主力地位。”范志说到。

 

扬帆远航:党建引领促发展

        京津冀地区盐企赓续红色血脉,与党同心、与国同频、与民同行。

        据了解,抗日斗争期间,京津冀地区盐业人在晋察冀边区政府领导下,破坏日伪开滩生产,抢运盐斤,解决抗日军民吃盐问题;解放战争时期,边区政府成立长芦盐务管理局,创建人民盐政,发展盐业生产,满足了冀东解放区军民食盐自给自足,维护了边区金融稳定;建国初期,京津冀地区盐业得到长足发展,制盐工艺、技术、设备不断升级,原盐产量稳步增长,长芦盐区建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海盐及盐化工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三地盐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原盐产量、工业总产值、分配销售等方面领跑全国。

        据中盐京津冀公司公司党群部部长岳志勇介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京津冀地区盐业人始终牢记服务民本民生的光荣使命,危机当前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有力地捍卫了三地食盐市场稳定,保障了食盐安全。

        1988年,海盐减产造成“白色冲击”,京津冀三地企业通力协作调运快速平息食盐抢购风潮;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方面克服道路堵塞、交通中断等困难,力保首都食盐市场供应稳定;1990年,北京方面顶住压力,出色保障了亚运会成功举办;2003年,成功应对北京“非典”抢盐潮;2008年,圆满完成奥运会保供工作……一路走来,京津冀盐业人栉风沐雨,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这次新冠疫情“大考”中,京津冀盐业人又成功地应对了疫情爆发和北京大雪的双重考验,保证了京津冀地区食盐稳定供应,出色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的任务。

装车发运!中盐京津冀公司保证了京津冀地区食盐稳定供应。

 

        “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落实食盐专营政策,履行社会责任。”岳志勇表示,公司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全力做好农产品帮扶项目,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通过智力支持乡村振兴工作。

        中盐京津冀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在挑战中变革,在传承中创新,主动承担国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风物长宜放眼量。

        如今,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盐改的历史性工程进入关键阶段。中盐京津冀公司经历了盐改之后的市场化洗礼,不囿于现有成绩,不放缓前进步伐,着眼于更广阔的市场思维、更高远的战略目标,着力构建京津冀地区盐业发展新格局,踏上了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三地盐企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加油向未来,擘画京津冀盐业更加宏伟的蓝图。

关键词: